的币圈经历亲身震惊指乌龙那场内幕事件
作为一名前Alameda Research的员工,每当想起2021年那次轰动全球的比特币闪崩事件,我的手指还会不自觉地颤抖。那次事件表面上被媒体报道为"某机构交易算法故障",但真相远比这更戏剧性——那纯粹是个"手滑"引发的大灾难。 记得我刚入职Alameda才几周,正在熟悉这个疯狂运转的加密交易机器。我们的交易系统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主力是半自动策略,交易员更像是算法调音师,通过微调参数让系统自动执行高频交易;但偶尔也需要手动操作,比如遇到市场剧烈波动或临时套利机会时。 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这种设置有点玩火。自动交易系统有完善的价格合理性检查机制,但手动交易完全是"裸奔"状态。就像给一个新手赛车手一辆没有安全带的F1赛车,还指望他不会出事。 2021年10月21日,噩梦成真。一位同事在处理一笔BTC卖出订单时,手指在键盘上打了个滑——不是打错一个数字那么简单,而是把小数点位置完全搞错了。想象一下,本想在65,000美元卖出的订单,变成了8,000美元! 我永远忘不了当时交易室的场景:警报声响成一片,屏幕上比特币价格像过山车一样直线坠落。某些交易所的价格瞬间从6.5万美元跌到8千美元,整个加密推特圈都炸开了锅。媒体急着找原因,Binance US还发布声明甩锅给"算法缺陷"——呵,我猜是Caroline紧急公关的结果。 这次"乌龙指"让我们损失了数千万美元,但处理方式很"Alameda":除了给手动交易加了点安全限制外,几乎没什么实质性改变。SBF的名言是:"快速行动带来的收益,远超过偶尔的事故损失。"这种文化后来在FTX发展到了极致。 回想起来真的讽刺。传统华尔街投行在交易前要做无数风险检查,而我们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加密速度",现在才明白这就是灾难的伏笔。 两年过去了,这个币圈著名的未解之谜终于真相大白。不是什么复杂的算法故障,就是一个疲惫的交易员和一次致命的手滑。有时候,最惊人的市场崩盘,起因往往就是这么简单而荒谬。交易室的日常与隐患
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
事后处理:典型的Alameda作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Friend.tech逆势突围:加密社交的一场静悄悄革命
- 解密Bastion:a16z豪掷2500万美金的Web3黑马
- 比特币行情实况:9月20日交易策略全解析
- 美联储按兵不动引发市场猜想:年底加息预期下比特币上演绝地反击
- 从喧嚣到务实:AI Agent的进化之路
- 比特币市场暗流涌动:小散逆袭还是巨鲸撤退?
- 比特币矿工生死局:如何在2024年减半风暴中绝地求生?
- Uniswap交易量断崖式下跌:DeFi寒冬中的生存之道
- 比特币走势分析:市场情绪高涨,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
- 以太坊再次失守关键支撑位,这次下跌会持续多久?
- Moonbeam社区Grant委员会换届招募:共建去中心化未来
- Web3基础设施革命:模块化如何重塑区块链未来
- 以太坊暴涨背后:大鲸鱼们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 JPEX陷入资金困局,矛头直指合作伙伴背后捅刀
- L2生态NFT市场盘点:这些官方藏品你都知道吗?
- FTX创始人父母卷入惊天丑闻:大学教授竟成家贼?
- 比特币软分叉:一场温和的革命
- 寒冬中的希望之光:从衍生品到ZK的行业深度观察
- 加密市场周报:灰度再出招,SEC穷追不舍,SBF家族丑闻持续发酵
- DEX市场硝烟再起:CoWSwap为何成为UniswapX抄袭风波焦点?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