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从遇上一业者当稳定币的冷察静观位金狂热市场
上周在香港金融圈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天我正在中环的一家咖啡厅见客户,手机突然被各种财经推送刷屏了。原来是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罕见地发布了联合声明,给最近火热的稳定币概念股"降温"。 说实话,最近几个月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太多关于"某公司即将获得稳定币牌照"的消息了。这些消息往往伴随着股价的剧烈波动,让我想起了2020年的"口罩概念股"热潮。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稳定币。 记得上周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公司股价突然暴涨40%,就因为有人在推特上说他们"正在与监管机构讨论稳定币事宜"。等到周五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股价已经跌回原位,留下一地鸡毛。 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金融老兵,我必须提醒大家: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制度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这就好比你去申请香港银行牌照,不是填个表格就能搞定的事情。 金管局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收到的申请材料堆起来能有半人高。每一份都要仔细审核资本实力、风控体系、管理团队等方方面面。用他们的话说,"宁缺毋滥"是基本原则。 梁凤仪女士的警告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见过太多散户因为追逐"热点"而血本无归的案例。记得去年有位退休教师,把毕生积蓄all in了一只有"区块链概念"的股票,结果... 我给投资者的建议很简单: 1. 把社交媒体上的"内幕消息"当娱乐新闻看 2. 永远记住"高风险高收益"的铁律 3. 分散投资才是长久之道 不得不说,香港在这波数字货币浪潮中展现了难得的定力。不同于某些地区的"先放水后治理",香港选择了一条更稳健的路。 上周参加行业论坛时,余伟文总裁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可持续的金融创新。"这句话值得所有市场参与者深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理性投资的心态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监管机构的警示就像一盏红灯,提醒我们不要被市场的狂欢冲昏头脑。毕竟,投资的真谛不在于追逐每一个风口,而在于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标的。概念炒作背后的真相
牌照不等于"免死金牌"
投资者的必修课
香港的监管智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联储按下暂停键,比特币为何如此淡定?
- 加密货币暗箱操作:市场里的那些猫腻
- 当现实资产遇上虚拟世界:RWA如何重塑元宇宙电商格局
- 虚拟货币交易所账户被冻结?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 昔日链游霸主Gala Games深陷内斗泥潭:创始人互撕背后的行业警示
- ORDI狂飙突进:比特币铭文生态迎来爆发期
- 比特币的华丽转身:从数字黄金到金融基础设施的蜕变
- 探秘区块链鼻祖中本聪:一个改变世界的匿名传奇
- 昨日比特币多单狂揽700点!新老朋友们一起赚翻了
- BRC20代币:比特币生态的一次有趣实验
- 旅行预订新纪元:Travala.com全面拥抱波场生态
- Web3未来之路:行业老炮们的深度对话
- 8月27日关键数据来袭:币圈老手教你如何应对市场变局
- Babylon:比特币生态的下一场革命,我们为何重仓押注?
- 跨链新秀Chainflip:能否在Thorchain的阴影下杀出重围?
- Web3游戏运营新思路:数据驱动下的玩家经济学
- 10月8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ETH行情深度解析
- 当合约遇上口诀:一个老韭菜的生存指南
- Solana强势逆袭!NFT交易量首超以太坊引爆市场
- 山寨币的春天要来了?这些关键指标正在疯狂暗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