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回顾 >>正文

性游戏的经的用户黏模型从背后济逻辑看F社交

回顾834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在研究社交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真正成功的平台,往往都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套牢。这让我想起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常见的(3,3)和ve(3,3)模型,它们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交产品运营奥秘。从囚徒困境到社交博弈记得去年研究OlympusDAO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3,3)的概念。这个源自囚徒困境的经济模型特别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选择合作时,整个系... ...

最近在研究社交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真正成功的平台,往往都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套牢。这让我想起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常见的(3,3)和ve(3,3)模型,它们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交产品运营奥秘。

从囚徒困境到社交博弈

记得去年研究OlympusDAO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3,3)的概念。这个源自囚徒困境的经济模型特别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选择合作时,整个系统会达到最优状态。就像在OHM里,如果大家都选择质押(Stake)或者绑定(Bond),整个生态就会进入正向循环。

而ve(3,3)模型则更进一步,把Curve的投票托管机制融合进来。我亲眼见证过一些项目通过这种机制让用户把代币锁定几个月甚至几年,换取更高的收益和治理权。最有意思的是,这种设计创造了一种微妙的心理效应——用户不仅不会卖掉代币,反而会主动说服新用户加入,因为人越多,系统就越稳固。

Friend.tech的经济魔术

现在来看Friend.tech,它的股票定价公式简直是个天才的设计:每股价格=(总量²)/16000。简单来说,就是每多一个持有者,价格就会呈指数级上涨。我计算过,如果我是第10个买家,当第100个人加入时,我的持仓价值就涨了100倍!这种设计创造了一个强烈的FOMO效应——越早加入的人越不想离开。

但是,这套机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退出成本太低,随时可以套现离场社交互动完全依赖KOL的回复普通用户缺乏存在感和参与感

如何打造真正的社交飞轮

基于这些观察,我觉得一个成功的Friend.tech社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社群归属感上周我加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FT群组,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每个新成员都要做自我介绍,承诺不轻易卖出Key。作为回报,群主会把新人推荐给所有成员。这种互惠机制创造了一种"一家人"的氛围,大幅降低了抛售意愿。

2. 设计分层激励好的社群应该像传统社交俱乐部一样有明确的等级制度。比如可以设置:基础会员:持有1个KeyVIP会员:持有5个Key合作伙伴:持有10个Key并参与社群建设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权益,这样能有效激励用户长期持有。

3. 创造外部收益我见过最聪明的社群会主动对接项目方,组织AMA活动,争取空投机会。这些额外收益会进一步增加Key的持有价值。就像我认识的一个群主,他用手续费回购Key,让持有者感觉自己的投资在不断增值。

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说实话,现在的Friend.tech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发现很多群超过100人就很难管理了——因为没有分级管理机制。我建议可以:引入锁仓奖励机制开发多链支付功能增加基础社交功能

说到底,社交产品的本质就是要让用户找到留下的理由。无论是高端俱乐部还是线上社群,成功的秘诀都在于创造一种"来晚了就亏了"的紧迫感。就像我常跟朋友说的:去新加坡参加个峰会还要花几千美金呢,在Friend.tech上花0.几ETH就能跟行业大咖交流,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经济模型都需要平衡短期激励和长期价值。现在Friend.tech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找到除了代币预期之外的真实价值支撑。毕竟,最好的社交产品应该是让用户在赚钱的同时,也真正享受其中的社交乐趣。

Tags:

相关文章

  • 市场如期回调 我们精准收割利润

    回顾

    不得不佩服市场的精准度,昨天我们团队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绝对高点布局的空单策略,今天完美兑现了预期。说实话,这种精准把握市场节奏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具体战绩:比特币空单成功斩获500点的利润空间,以太坊空单也稳稳拿下了30个点的收益。看到跟随我们操作的实盘客户们都在这次行情中获得了不错的回报,作为分析师真的很有成就感。专业分析带来稳定收益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加密市场里,我常跟投资者说: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 ...

    回顾

    阅读更多
  • 从HOOK看Web3教育赛道的突围之道:这个项目凭什么吸引红杉重仓?

    回顾

    每轮牛市来临,最让我感慨的就是那些新涌入市场的"小白"们。他们怀揣着致富梦想,却面临着Web3这座陌生城堡的高墙。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深知让新人理解区块链有多难。最近一个叫Hooked Protocol的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用"边学边赚"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正在改变Web3教育的游戏规则。Web3教育痛点:为什么需要Hooked Protocol?记得2017年牛市时,我看到... ...

    回顾

    阅读更多
  • 金融巨头的双重标准:摩根大通一边打压比特币一边发行自家加密货币

    回顾

    最近华尔街大佬杰米·戴蒙又上演了一出"大型双标现场"。这位摩根大通的掌门人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慷慨激昂地抨击比特币,声称"如果我是政府,会立即取缔这种犯罪工具"。但讽刺的是,他掌舵的银行却在暗地里大举布局区块链领域,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派实在让人啼笑皆非。金融巨鳄的"道德高地"戴蒙在听证会上给加密货币扣上了"毒贩专用""洗钱利器"的大帽子,这种论调简直就像是在说"所有现金都是犯罪工具"一样荒谬。要知道... ...

    回顾

    阅读更多